2008年5月5日早上,上海某路公交车上发生自燃,当场死亡3人。
据调查,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乘客携有易燃物。
(1)乘客携带的易燃物可能是____________ (举出一种生活中常见易燃物名称)。
(2)自燃是指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燃烧的现象。
因此,造成此次火灾的另一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汽车有焦味儿,冒出蓝色或黑色浓烟时,即是自燃的先兆。在①大声呼救②马上
停车③关闭电源④抢救车内财物⑤取出灭火器,给油箱和燃烧部分灭火,避免爆炸⑥尽快
远离现场逃生等项措施中,你认为司机此时最应该做的三件事是____________ (填代码)。
(4)灭火器是必须随车携带的装备。则车用灭火器最好使用___________ (填“泡沫”或“干粉”)灭火器。
(5)作为目击者,发现火灾后,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________ (填电话号码)。
(6)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若乘车人员衣服被火烧着,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人的呼吸主要是消耗空气中的___________(填空气成分的名称,下同);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直接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提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作为养料。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
右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贮气、洗气等用途的装置。欲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从(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处导管通入;若要用水将瓶中氢气排出使用,水应从处导管进入;欲除去O2中混有的水蒸气,瓶中可盛。
右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
(1)电解水时,将转化为化学能;
(2)气体A为;
(3)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4)有时在实验前,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了少量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测得了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阴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1~6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l,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镁条
(2)氯化钙
(3)四氧化三铁
(4)碳酸氢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