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 |
B.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 |
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
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 |
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③分解者,腐生生物
④消费者,自养生物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③⑤⑥ | D.①⑥⑦ |
某同学依据下列四项设计生态瓶,其中不合理的是
A.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以保证生物有氧呼吸 |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合理 |
C.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物质的联系 |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
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太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三级和四级消费者。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A.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
B.甲、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
C.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 |
D.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 |
右图表示从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的相关曲线,其中Ⅰ和Ⅱ曲线的描述全都正确的是
A.Ⅰ为土壤中的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程度 |
B.Ⅰ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Ⅱ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
C.Ⅰ为群落呼吸消耗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
D.Ⅰ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Ⅱ为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