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3日,在印尼万鸦老召开了东盟与中日韩(10+3)经贸部长会议和东亚峰会(10+6)经贸部长非正式会议。在会上,中国和日本提出了加快“亚自贸区”(10+3)和“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10+6)的联合提案,建立亚洲区域范围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再度被提上日程。亚洲区域范围自由贸易区建立
①利于推动中国一东盟经济贸易发展,改变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现状
促进中国全面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重要途径
③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机遇
④会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
A.①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名言、俗语与漫画“三步曲”(作者翟海军)图10所要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A.吃一堑,长一智 | B.谦受益,满招损 |
C.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有科学家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个结论在未来进一步得到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许多基 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管是何种情况,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说明()
①物理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物理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份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
④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物理学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相对正确的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义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生活与哲学看这首诗说明()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 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是()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能因人而异 ④文化与经济融为一体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国式”一词几乎成为了中国人“劣根性”的集中写照和直白调侃,“中国式剩宴”、“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旅游”……让人情何以堪!对待这类“中国式”我们应该()
①在传承中国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荣辱
③面向世界,吸收西方文化,改造传统文化
④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