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图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依据是

① 革后社会政治局面稳定        ②出台重大经济决策活跃城乡
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世界      ④突出科技教育兴   国战略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柏拉图的教育贡献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下列吻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与特点的是(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①加强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重要原因
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③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④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存在矛盾与困局
⑤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右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

A.三国轴心尚未形成 B.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C.慕尼黑协定的后果 D.德国即将进攻波兰

“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景、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下列各项中,与这一评价一致的是()

A.《格尔尼卡》作品特色 B.“光是画中的主角”
C.“向色彩的奥秘进军” D.《向日葵》 表现的意境

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自由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如右图,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是()

A.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C.一体化进程推动欧洲经济发展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崩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