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们生在中国,实为幸福。各国贤豪皆羡慕此英雄用武之地,而不可行。我们生在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而都是沉沉默默,让异族儿据我上游,而不知利用此一片好山河,鼓吹民族主义,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以执全球的牛耳,实为可叹!” 孙中山先生的这段演讲可以看出其革命的核心目的是(   )

A.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B.结束帝国主义压迫
C.建立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联俄联共实现共同富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92年4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说道:“美国以及盟国已进入一个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这种关系紧张是指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美国、日、欧矛盾加剧
C.由意识形态对立转向经济实力抗衡 D.第三世界联合反霸加强

2009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总量的54%,还包括了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可以说明

A.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APEC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化
C.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D.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

20世纪3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展开的关税战、倾销战激烈而残酷。这种局面在二战后才得到比较好的解决,这主要得益于

A.战后世界各国加强了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B.社会主义经济取代了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
D.关贸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文中的“一步”是指

A.结束“两个凡是”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提出“一国两制”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日报》:48年时间,67本日记。从1959年开始,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记录了当年生活的点滴,见证了近半个世纪的农村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上午下午分自留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废除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历史 B.反映了建立农村乡镇管理体制的历史
C.该农民对“自留地”有使用权 D.该农民对“自留地”有所有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