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在中国,实为幸福。各国贤豪皆羡慕此英雄用武之地,而不可行。我们生在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而都是沉沉默默,让异族儿据我上游,而不知利用此一片好山河,鼓吹民族主义,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以执全球的牛耳,实为可叹!” 孙中山先生的这段演讲可以看出其革命的核心目的是( )
A.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 B.结束帝国主义压迫 |
C.建立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 D.联俄联共实现共同富裕 |
国家1920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这一经济活动()
A.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
B.利用资本主义恢复发展经济 |
C.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D.为罗斯福全面干预经济提供借鉴 |
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1848—1850》一书所作的导言:“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较细致地加以研究的。”材料意在表明:()
A.充分利用合法斗争的方式 |
B.暴力夺取政权是革命成功的保障 |
C.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
D.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
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曾对工厂用工问题、工人的劳动时间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并于1833年颁布《工厂法》等法律。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1832年议会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 |
B.工业革命的完成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
C.议会通过立法干预社会经济和生活 |
D.工人阶级成为独立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
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宪法()
A.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
B.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 |
C.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
D.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
“梭伦把他指定的法律公布在16块白色的牌子上,并公之于众,让所有公民与官员向宙斯发誓遵守这些法律。并为他的立法做了百年不许改变的规定。”该事件()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正式诞生 |
B.构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
C.确立了城邦的民主政治制度 |
D.适应了民主制发展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