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 A.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结束 |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 |
|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 D.南京获解放,抗日战争胜利 |
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实施的下列工程和计划中,与发展高等教育直接相关的是
| A.“863计划” | B.“211 工程” | C.希望工程 | D.“火炬计划” |
邓小平曾说过:“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建国后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最能证明这一看法的史实是
| A.初步建立了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 B.创办了一系列的工人学校 |
| C.全面开展了“上山下乡”运动 | D.初步建成了国民教育体系 |
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 A.改革开放急需新型人才 | B.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 |
| C.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 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对“双百”方针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正确方针 |
| B.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 |
| C.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新发展 |
| D.其实践过程也遇到过曲折 |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
| B.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的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
| C.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
| D.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