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1990年城填为54.2%,农村为58.8%;2007年城填为36.3%,农村为43.1%。这一变化表明
A.用在食品支出方面的消费已逐步增加 | B.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偏低 |
C.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 D.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
人们的一切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而支配行为的意识,是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外界其他因素作用于人脑的结果。上述材料中的意识( )
①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其内容来源于人脑
③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④既包括感觉,也包括抽象思维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一些地方出现过“狼孩”“熊孩”“豹孩”,他们虽为人所生,但由于生活环境长期与人类社会脱离,所以他们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
A.人脑不一定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
B.有了人脑一定会有意识 |
C.脱离社会实践,人脑不会有意识功能 |
D.意识是大脑的产物 |
朗道4岁就能阅读书籍,被人们称为“神童”。他在物理学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1962年获得诺贝尔奖。正在他年富力强时突遇车祸,脑部受到了严重损伤,失去了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虽然他又活了6年,但再也不能进行科学研究了。这说明(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
C.意识是大脑长期发展的产物 |
D.只要有健康的人脑,就会有正确的思想 |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B.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 |
C.有了人的存在就一定有意识 |
D.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
关于意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觉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
B.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的无条件反射实现的 |
C.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大脑 |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