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共10分)
I.图13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之间发生的动态变化过程。甲虫的体色,受到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黑色A对浅色a为显性。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请据图回答:
(1)在种群2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最初的A′基因是通过________出现的,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2基因库中的________发生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2)根据图13中两个种群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初步推测种群1个体基因型中具有A基因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基因A和a在该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发生变化是________的结果,A基因频率增高的遗传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
(3)中显示现了生物的________多样性。
(4)由图13判断,种群1和种群2________(选填是或否)同一物种。
(5)物种多样性包含遗传的多样性,但是遗传的多样性又远远超出物种多样性的范畴。根据你所学知识,简析遗传多样性超出物种多样性范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II.哺乳动物是由共同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不同的种类在形态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是“适应辐射”现象的结果。
(6)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适应辐射”现象: 。
“适应辐射”现象说明生物进化具有 的规律。
(7)现代综合进化论是基因学说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综合。根据你的理解,现代综合进化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共同观点是 。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解决了一个生物学的重要课题,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怎样实现完全复制,及怎样受到保护避免降解。
(1)染色体的重要性与它的组成是分不开的,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粒酶由蛋白质及RNA两种组分构成。蛋白质在这里起到催化蛋白的作用,请你再说出2种蛋白质的功能并举例(如:催化蛋白,端粒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NA在这里起到模板的作用,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室经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对DNA和RNA进行染色。
下图是人体内某内分泌细胞,请根据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图中7是______________类物质,是在细胞内[ ]___________________上合成的。
(2)若用3H标记该细胞所吸收的氨基酸,则3H在该图结构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是(用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7在合成、运输过程中需消耗大量能量,是由[ ]_____________提供的。
(4)通过图示可以得出细胞中哪些膜结构可以相互转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器膜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生物膜系统。
(生物一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
病毒,该病毒表面的
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疾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请回答:(1)过程①代表的是。
(2)过程②构建
基因表过载体时,
必须使用和两种工具酶。
(3)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获得的
X是。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
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所制备的疫苗。
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
与已知病毒进行比较;或用图中的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人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皂苷。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人参皂苷的大致流程如下:
请回答:
(1)配制诱导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基,
分装后要进行。
接种前,要对人参根进行。
(2)用于离体培养的根切块,叫做。培养几天后发现少数培养基被污染,若是有颜色的绒毛状菌落,属于污染;若是有光泽的黏液状菌落,属于污染。
(3)用少量酶处理愈伤组织,获取单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可有效提高人参皂苷合成量。
(4)人参皂苷易溶于水溶性(亲水性)有机溶液,从培养物干粉中提取人参皂苷宜选用方法,操作时应采用加热。
萘乙酸(NAA)是科学家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和筛选的在结构和生理作用方面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其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密切相关,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原理:
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性。
二、实验过程与方法:
(1)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枝条,剪成5—7cm,每段插条芽数相同。
(2)实验:①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1;②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3)记录:小组分工,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如图2。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插条若没有生出不定根,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处理时间等要一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组都选取10根插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