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导致了核泄漏的重大灾难,引发了全球对能源开发利用的大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是目前最安全、最清洁、最主要的能源 |
B.大量开采化石燃料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
C.大量电解水生产氢气是开发氢能的唯一途径 |
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硝酸钾 | B.碳酸铵 | C.氯化钾 | D.磷矿粉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甲、乙两工厂排放的污水各含下列离子H+、Cu2+、K+、NO3-、0H-中的三种离子(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无色澄清中性溶液。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A.0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 B.H+和0H-来自同一工厂 |
C.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 | D.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
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
甲 |
乙 |
① |
H2SO4溶液 |
NaOH溶液 |
② |
HCl溶液 |
大理石 |
③ |
BaCl2溶液 |
Na2SO4溶液 |
④ |
H2SO4溶液 |
锌粒 |
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盐的水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如NaHCO3溶液呈碱性。下列有关实验中,能够证明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实验事实是()
A.观察NaHCO3溶液的颜色,呈无色 |
B.向NaHCO3溶液中滴1-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
C.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D.20℃时,向饱和NaHCO3溶液中加入NaHCO3固体,固体不再继续溶解 |
下列对实验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 |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 |
D.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