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NH4+、Ba2+、Al3+、Fe2+、SO32-、SO42-、HCO3- 中的几种离子。为确定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酸性。滴加Ba(NO3)2(aq)出现白色沉淀。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NaOH(aq)至强碱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得到澄清溶液。
③在②的澄清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白色沉淀生成。 由此,正确的推测是
| A.一定有Al3+离子 | B.可能有HCO3-离子 |
| C.不能确定SO32-离子是否存在 | D.不存在Fe2+离子,可能存在Ba2+离子 |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3O4(s)+4H2(g)
3Fe(s)+4H2O(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H2O)/c(H2) |
| B.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或压强保持不变,均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 C.若Fe3O4足量,改变起始充入H2的浓度,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不变 |
| D.若初始时投入4.64g Fe3O4与一定量H2,反应达平衡时容器内固体共有4g, |
则Fe3O4
的转化率为50%
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25℃时,0.1 mol·L-1pH=4.5的NaHC2O4溶液:c(HC2O4-)>c(H2C2O4)>c(C2O42-) |
| B.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 c(H+) +c(Na+)=c(OH-)+2c(CO32-) +c(HCO3-) |
| C.常温下,NH4Cl和NH3·H2O的混合溶液[pH=7,c(Cl-)=0.1mol/L]中: c(Cl-) > c(NH4+) > c(OH-) = c(H+) |
| D.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 |
c(CH3COO-)—c(CH3COOH)= 2[c(H+) —2c(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 |
解释或结论 |
| A |
用洁净的Pt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无k+ |
| B |
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 |
CO2、H2O与Na2O2反应是放热反应 |
| C |
向溴水中滴入植物油,振荡后,油层显无色 |
溴不溶于油脂 |
| D |
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黄色 |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C(s)+CO2(g)=2CO(g)△H>0,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
| B.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负极质量都减小 |
| C.常温下,在0.1mol/L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溶液的pH减小 |
| D.温度一定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不随外加酸(碱)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
黄曲霉素M1和B2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曲霉毒素B2的分子式为C17H12O6 | B.黄曲霉毒素B2和M1互为同系物 |
| C.1mol黄曲霉素B2可以和6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D.黄曲霉毒素M1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