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无液
体溢出) ( )
A 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B 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C 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D 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 | B.汽车、羚羊、运动员 |
C.羚羊、汽车、运动员 | D.运动员、羚羊、汽车 |
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凸透镜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
A.小于15cm | B.等于30cm |
C.大于30cm | D.大于15cm小于30cm |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路旁的树木 | B.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
C.迎面走来的行人 |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雨后天空的彩虹 |
B.水中的“月亮” |
C.阳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 |
D.斜插入水中“变弯”的筷子 |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35cm | B.12.34cm | C.12.50cm | D.12.36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