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家距学校1200米,上学时,前半段用了6分钟,后半段用了10分钟.问:小刚上学的平均速度为 ( )
A.1.2米/秒 | B.2米/秒 | C.7.5米/秒 | D.0.83米/秒 |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B.分析论证
图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其中一种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
1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 |
液态氨 |
酒精 |
水 |
煤油 |
沸点/℃ |
-33.5 |
78 |
100 |
150 |
A.煤油 B.酒精 C.水 D.液态氨
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包住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 ()
小明利用长钢尺(50cm)进行实验,他把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边,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但没有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分析其中原因是可能是钢尺的 ()
A.振幅太小,响度太小 |
B.振动太慢,音调太低 |
C.振动太快,音调太低 |
D.振动太慢,响度太小 |
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凝固点是45℃ |
B.在BC段,该物质没有吸热所以温度不变 |
C.在t=2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
D.EF段物质吸收了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