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些俗语、谚语、诗句往往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回答5-9题。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梅雪争春未肯降,诗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一切要从事物的客观实际出发 D.任何事物都是有优缺点的

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与其错误相近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无动无静,无静无动 D.飞矢不动

“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涵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有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孙子曰:“……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这启示我们 
①要尊重客观规律                 ②要抓住主流,不忽视支流
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④要坚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3月9日国家税务总局透露,2014年税务总局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取消45项税务行政审批事项,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办税效率有效提升,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这一改革为了()
①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②调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③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发挥人民群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谈到“相异律”时说:“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在讲“同一律”时,又称“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看似极不相称的结论,最后都被印证为正确的,这是因为()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②一切是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
③思维和存在是既同一又不同一的
④真理是不存在的,它总是有条件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4年10月24日,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这表明()
①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意识对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④人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一项研究表明,超新星爆炸产生一些化学元素对于地球生命至关重要,现首次证实220万年前地球远古细菌体以超新星微粒为食。上述研究结果及启示表明()
①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②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③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④人们依据自在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新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14年,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期”,面对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我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但下行压力加大,对一些躲不开、绕不开的政治体制机制障碍,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这是因为()

A.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 B.生产方式是最重要的社会存在
C.上层建筑要同经济基础相适应 D.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