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据此回答8-11题。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五行学说”的观点: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实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④不以意识、鬼神说明世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指: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
2009年6月1日,美国通用汽车的破产保护申请获通过。在通用工作24年的德罗里斯·杰克逊说:“我只是每天祷告一次,我相信上帝。他既然把我带到了这里,他就知道这里会发生的一切。所以我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相信他(上帝)。”下列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A.德罗里斯·杰克逊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因为他把个人经验作为了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
B.德罗里斯·杰克逊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者,因为他把上帝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
C.德罗里斯·杰克逊是典型的可知论者,因为他相信上帝知道一切 |
D.德罗里斯·杰克逊是典型的不可知论者,因为他只相信上帝不相信自己 |
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①存在即被感知 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③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④理在气先 ⑤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⑥心外无物
⑦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⑧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⑨“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②④⑦ | B.②③⑤⑦ | C.②③④⑦ | D.③⑥⑧⑨ |
从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角度看,上题材料还告诉我们 ( )
A.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B.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
C.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D.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表现为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成就,还表现为先哲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例如,天人合一就是说: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一个以耕耘为生的民族,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在反复的耕作实践中,人们发现,对土地的善待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土地似乎是有生命的。人们从这种自然感应中,必然能获取某种信念:那就是土地也和人一样。对土地的人格化,很自然也会推广到天。四季更替,昼夜变化,风调雨顺才能丰收。这一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主要是告诉我们( )
A.发展农业必须善待土地 |
B.发展经济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
C.必须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改变靠天吃饭的状况 |
D.只有顺应自然,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 |
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化,之所以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限的魅力。除了其蕴涵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还主要得益于( )
A.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
B.它所特有的创新精神,即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 |
C.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特征 |
D.多民族的长期统一,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因为 ( )
①西方敌对势力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 ②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的需要 ③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要求 ④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①④ |
民族精神与民族素质之间的关系是 ( )
A.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
B.一个民族的发展只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 |
C.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能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
D.在现代建设和社会进步过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