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回答25—28题。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毛泽东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材料说明的主要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
D.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很快,到2008年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1.9万亿美元。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会带来贸易摩擦,影响物价稳定 |
B.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
C.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会导致国内资源更多的外流,刺激过度投资和资产价格的膨胀 |
D.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会增强我国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和偿还外债的能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指出,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为尽快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面不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保持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目标
②全年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创历年新增贷款新高
③安排财政赤字9500亿元,创出60年来的最高纪录
④减税退税或低免税,减轻企业、居民税负约5000亿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受金融危机影响,珠三角一些中小企业相继破产,致使大量外来农民工返乡,引起国家高度重视。政府高度重视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中小企业()
A.影响我国城市居民的就业 | B.影响地区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
C.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力军 | D.是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 |
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把“改善民生扩大消费”做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关心群众的利益,让每个人都享受改革和建设的成果。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与我国相一致。
①市场经济的性质②经济发展的目的
③市场秩序的建立④国家机构的原则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4月2日,为期一天的二十国集团(G20)伦敦金融峰会在达成多项共识后落下了帷幕。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经济形势和就业状况恶化,世界贸易额正在经历25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为此G20领导人在峰会后的声明中重申将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
①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②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
③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性的特征④违背了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