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据此回答3-4题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双百”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
据《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正是一些人成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这说明
A.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 |
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C.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千变万化、不可捉摸的 |
D.世界观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鼓励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国家如此重视创新,是因为( )
①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011年5月5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载文指出,日前,“第四届国际生物技术与农业峰会”在北京召开,并围绕“‘十二五’期间生物农业发展方向”、 “生物技术应用及产业化”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生物技术作为前沿科技,其研究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现代生物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这是因为理论创新( )
A.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
B.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决定着实践的成败 |
C.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D.使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
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这里各种珍奇名贵的花卉每天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时有花卉不翼而飞的事情发生。为此,管理人员在植物园门口树起一块告示牌:“凡检举偷花卉者奖200美元。”从此以后,植物园再也没有丢失过花卉。按照常规思维,要防止花卉丢失,就是要惩罚盗窃者,而奖励检举者的思维方式和做法,实践证明却更有成效。这说明( )
A.创新可以不用从实际出发 |
B.创新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
C.创新就是敢想敢做 |
D.在特殊情况下,创新不需要遵循客观规律 |
1966年年轻的物理学家高锟发表论文,提出了“以光代替电流、以玻璃纤维取代铜线传输电信讯号”的大胆构想,被人认为是异想天开。高锟不为所动,潜心研究光纤通信。他的设想逐渐变成现实,光纤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电话和高速互联网等现代通讯网络的运行奠定了基石。高锟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成功的事例体现了( )
①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近年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即既肯定又否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④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