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龙岩市13).野炊过程实际上是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该项活动过程中涉及许多化学知识的运用。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物品。
(1)携带过程中,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若要将它们区分开来,适宜选用___________(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
(2)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 。
A. 使用焰心加热 B. 使用内焰加热 C. 使用外焰加热
(3)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春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_________(填一条性质)。
(4)野炊结束时,小辉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有X、Y两元素,使12克X2与XY3反应生成24克C,化学方程式为:X2+XY3=3C,则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A.1:1 | B.1:2 | C.3:1 | D.3:4 |
Fe2O3、ZnO、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克,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克,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克白色沉淀,则a的数值为
A.7.41 | B.3.59 | C.3.21 | D.2.46 |
在托盘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等的稀盐酸(左边)和稀硫酸(右边),调节平衡后,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锌(左边)和铝(右边),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铝有剩余,则指针
A.偏向左边 | B.偏向右边 |
C.不动 |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
A、B、C三种物质各15克,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新物质D30克,若增加A10克,反应物中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B剩余9克
B.第二次反应后,C剩余5克
C.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
D.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5:2
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
A.6.8g | B.9.6g | C.8.8g | D.4.4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