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存在NO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由此可推断该溶液中 ( )
A.一定含有I-,不能确定是否有Cl— | B.一定含有NO3- |
C.不含有Fe3+,一定含有Cl— | D.一定含有I一、NO3-和Cl— |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 B.稀硫酸 | C.盐酸 | D.稀硝酸 |
下列物质反应以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减轻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 D.将铁钉投入Cu(NO3)2溶液 |
因为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保护了内层金属不再被空气氧化的是()
A.Na | B.Al | C.Fe | D.Au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磨口玻璃瓶、玻璃塞保存NaOH溶液 |
B.加入适量的金属钠除去酒精中少量的水 |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
D.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的气体一定是Cl2 |
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B.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试管管口倾斜向上 |
C.实验室制取氯气时,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吸收 |
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