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
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据此回答11~13题。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
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之一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
图是非洲乍得沏流域图。读图,完成各题。原乍得湖()
A.湖盆底部东南高,西北低 |
B.湖盆北岸坡度很陡,南岸坡度平缓 |
C.湖盆东岸坡度较缓,西岸坡度很陡 |
D.湖面缩小的幅度各年一致 |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小 |
B.湖泊水参与内陆循环 |
C.湖水盐度较高,西部和南部最高 |
D.湖泊水位下降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所致 |
读下图等值线示意图,回答各题。若等值线为中纬度地区海平面等压线,且数值a<b<c,则一()
A.P区域盛行下沉气流,阴雨天气 | B.①、②两地风向相反、风速相同 |
C.PN、PM沿线附近易形成降水天气 | D.夏季出现时,被称为台风或飓风 |
若等值线为山地等温线,且数值a<b<c,则()
A.等温线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受降水影响 |
B.P区域获得地面辐射相对较少,气温刻氏 |
C.①、②两地气温相同、坡度相同 |
D.PN;PM沿线易遭受泥石流、山洪等灾害 |
右图为台风“马西娅”影响某大陆的云系图。读图,回答各题。生成此云系图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APP | B.GPS了 | C.GIS | D.RS |
此时,甲地风向大致为()
A.西北 | B.东北 | C.东南 | D.西南 |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图中图1示意我国城市化
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演变路径,图2示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读图,完成各题。1965-2005年,我国属于图2中的()
A.I型 | B.II型 | C.III型 | D.IV型 |
据图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说法正确的是()
A.1965-2005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
B.1975-2005年,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 |
C.1985-1995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
D.1995-2005年,城市化进程快子经济发展 |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右图示意东亚195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状况。读图,完成各题。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
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
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
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
A.夏季风逐年增强 | B.夏季风逐年减弱 |
C.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 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