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
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据此回答11~13题。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

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之一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
部的山洪威胁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
|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
|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
|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
|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
读 “2006年我国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原油加工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
| B.华东地区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
| C.华北地区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动力 |
| D.华南地区原油生产比重明显大于原油加工比重 |
2010年,上海市近郊区与远郊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千米4684人和1388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80.2%和61.4%。郊区人口密度增幅远高于城区。上海市郊区和城区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
| A.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急剧下降 |
| B.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比郊区弱 |
| C.远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近郊强 |
| D.近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远郊强 |
下列关于地球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运动导致地壳运动 |
| 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 |
| C.风化作用形成了风力侵蚀地貌 |
| 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
古代航海靠风力为动力,顺风顺水而行。但航海家发现在某个纬度带,经常无风,给航海带来很多困难。该纬度带最有可能在()
| A.南北纬55°附近 | B.南北纬15°附近 |
| C.南北纬30°附近 | D.南北纬45°附近 |
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 A.非洲食草野生动物的南北迁徙 |
| B.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 |
| C.地中海气候的形成 |
| D.按节气安排农业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