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蛇与庄稼》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广东沿海曾经发生了一次海啸,许多田地被海水淹没了。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接连几年都是这样。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把蛇放到田里。说来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老农把秘密说破了,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后来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没有蛇来捕捉它们,它们又繁殖特别快,庄稼都让田鼠给糟蹋了。现在田里又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1)故事中的田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吃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请写出故事中的食物链: 。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这条食物链中的 。
(3)该食物链中的蛇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者。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会破坏生态系统的 。
图为模拟隔肌的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表示吸气状态,图表示呼气状态。
(2)图B状态中,膈肌处于(填“收缩”
或“舒张”状态)。
下表列出了A、B、C、D、E五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单位:糖类、脂肪、蛋白质克,维生素为毫克)
食物 |
糖类 |
脂肪 |
蛋白质 |
维生素A |
维生素C |
维生素D |
A |
0.4 |
90 |
6 |
4 |
7 |
40 |
B |
48.2 |
7 |
38 |
40 |
12 |
0 |
C |
8.8 |
9.5 |
65 |
7 |
10 |
14 |
D |
52 |
0.1 |
2.5 |
0 |
1 |
0 |
E |
18 |
2 |
6 |
3 |
220 |
0 |
(1)根据上表可知,防治坏血病最佳的食物是,治夜盲症最佳的食物是。
(2)如果有人长期将食物D当作主食,容易患的疾病是。
(3)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应多食用食物C的原因是。
(4)食物A与食物B比较,对小孩骨骼和牙齿发育比较有益的是。
科学家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普通甜椒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育出果实大、肉厚、口感好、产量高的太空椒。根据上述材料,回答有关问题:(6分)
(1)“南橘北枳”的变异同太空椒的变异相比,“南橘北枳”属于________的变异,其根本原因是未涉及到________的改变。这个事实也说明,生物表现出的性状是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条件下,基因组成相同,性状表现________ 。
(2)如果太空椒与普通甜椒进行杂交,后代全为太空椒,则太空椒属于___________性性状。
下图是染色体和DNA 关系图,请看图作答。
(1)图中A是___________ ,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
(2)在C上,有许多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小片断叫做 _______________。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生活着一种桦尺蠖,l9世纪中期,由于树干上长满地衣,桦尺蠖多数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到20世纪中期,由于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并将树干熏成黑褐色,深色桦尺蠖成了常见种,浅色桦尺蠖成了少数。如图表示这两个时期两种桦尺蠖所占的比例,据此回答:
(1)图中深色的柱形表示________色桦尺蠖的比例变化情况。
(2)19世纪中期,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多数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这些深色的桦尺蠖是浅色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的________类型。
(3)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不同桦尺蠖的体色是由________决定的。
(4)按照达尔文的观点,l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体色的变化是________的结果。
(5)假设控制浅色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深色的基因用a表示,如果两只基因组成均为Aa的桦尺蠖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可能的基因组成有________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