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腕”是中学生课余非常喜爱的一项游戏。如右图,甲、乙两同学正在进行“扳手腕”游戏,下列关于他们的手之间的力,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扳赢了乙,是因为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大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 |
B.只有当甲乙僵持不分胜负时,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才等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 |
C.甲、乙比赛对抗时,无法比较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和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的大小关系 |
D.无论谁胜谁负,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大小等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大小 |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为10kg的木箱与墙角距离为,某人用F=125N的力,从静止开始推木箱,推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下,木箱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若推力作用一段时间t后撤去,木箱恰好能到达墙角处,则这段时间t为( )
(取sin37°="0.6," cos37°="0.8," g=10m/s2)
A.![]() |
B.![]() |
C.![]() |
D.![]() |
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左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及各电路元件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光滑的绝缘重球。已知0到t1时间内小车静止,重球对压敏电阻和挡板均无压力。此后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整个过程中,电流表示数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
B.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C.从t3到t4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D.从t4到t5时间内,小车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Q点,电子仅在库仑力作用下作以Q点为焦点的椭圆运动。A、B、C为椭圆上的三点,B点的轨道上离最远的点。电子在从A经B到达C点的过程中()
A.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如图所示,一小物块在粗糙斜面上的O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物块经过的路径上有A、B两点,且|AB|=l,则小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两点距离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大
B.O、A两点距离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小
C.O、A两点距离越大,物体的动能改变量越大
D.O、A两点距离越大,物体的动能改变量越小
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某时刻,在该波传播方向上有P、Q两质点,它们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下列说未能正确的是()
A.此时刻P、Q两质点间的距离可能等于半个波长 |
B.此时刻P、Q两质点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 |
C.从此时刻开始,波从P点传到Q点所需时间可能等于一个周期 |
D.若该波的频率增加一倍,则波从P点传到Q点的时间减少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