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被誉为“18世纪离去的最后一位伟人”,人们在他的遗嘱中发现一条规定,要求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他当总统时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的原因是
| A.他是种植园主,内心不愿解放奴隶 | B.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 |
| C.新成立的联邦政府无力解决国内重大问题 | D.他家中的奴隶他有权解放 |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
| B.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
|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
| D.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
“1912年史量才接办了《申报》,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1920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报业进行交流。之后他又在《申报》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申报》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以下用不同史观解读该材料,不准确的是()
| A.从社会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丰富了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
| B.从全球史观看,史量才担任报业大会副会长推动了世界报业交流 |
| C.从现代化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实行机器印刷、企业化管理 |
| D.从文明史观看,史量才在《申报》力挺抗日活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
1909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这里所说的使人们“开眼界”的应该是()
| A.电视 | B.广播 | C.电话 | D.电影 |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叹的是()
| A.航空运输业 | B.铁路运输业 |
| C.轮船运输业 | D.电报电话业 |
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A.“马车专门为游览观光而发” |
| B.“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 |
| C.“人力车夫讨厌马车” |
| D.“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