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核仁是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C.核孔是mRNA、酶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核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如下图所示是科学工作者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模拟以1900年到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自然资源、工业污染、人均工业产值的变化数值为依据预测曲线变化。图中序号所标曲线可分别代表人口、粮食、自然资源、工业污染的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③① | C.④②①③ | D.②④①③ |
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在实施害虫防治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在A、B、C、D 四点进行了农药防治,在E点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A~D过程中,农药的作用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突变
B.一般认为农田害虫防治就是控制并完全消灭害虫
C.在F、G、H、I、J点,还必须引入天敌才能控制虫害
D.常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在E点进行生物防治
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生态系统等,都是天然的蓄水库,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喻为“地球之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等生态功能 |
B.湿地生态系统中,被固定在有机物中的碳元素的传递途径为:无机环境→生物群落 |
C.与湖泊生态系统相比,稻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
D.含氮、磷等矿质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超量排放,会造成湖泊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鱼类大量死亡 |
下图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生产者净生产量是指其同化量减去呼吸消耗量)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弱于森林生态系统 |
B.适度放牧可以促进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增加 |
C.适度放牧可以使生产者同化量中的大部分流向放养的牲畜,从而获得最大收益 |
D.E点所对应的放牧量为该草原的最大控制放牧量 |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动情况(秃鹫以动物的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
A.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 |
B.生物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C.图中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
D.M仅代表光能,N仅代表热能,P仅代表无机盐、水、CO2等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