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K、Na、CO、NO
B.c(H)=1×10-1 mol/L的溶液中:Cu2、Al3、SO、NO
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NH、S2、Br
D.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的溶液中:Na、Mg2、Cl、SO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离子共存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50C时,有 c(C H 3 COOH)+c(C H 3 COO-) =0.1 mol/L 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 c(C H 3 COOH) c(C H 3 COO-) pH 的关系如图7 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H =5.5的溶液中: c(C H 3 COOH)>c(C H 3 COO-)>c(H+)>c(OH-)
B. W 点所表示的溶液中: c(Na+)+c(H+)=c(C H 3 COOH)+c(OH-)
C. pH =3.5 的溶液中: c(Na+)+c(H+)-c(OH-)+c(C H 3 COOH) =0.1 mol/L
D. W 点所表示的1.0 L 溶液中通入0.05 molHCl 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c(H+)=c(C H 3 COOH)+c(OH-)

温度为 T 时,向2.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PC l 5 ,反应 PC l 5 (g)=PC l 3 (g)+C l 2 (g) 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0
50
150
250
350
n(PC l 3 )/mol 0
0. 16
0. 19
0. 20
0.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在前50 s 的平均速率 v(PC l 3 )=0.0032mol·L - 1 ·S - 1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 c(PC l 3 )=0.11mol/L ,则反应的 H <0

C.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PC l 5 、0. 20 molPC l 3 和0. 20 molC l 2 ,反应达到平衡前 V (正)> V (逆)

D.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 0 molPC l 3 和2. 0 molC l 2 ,达到平衡时, PC l 3 的转化率小于80%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 NaCl 溶液和 CuS O 4 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向溶液 X 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 Ba(N O 3 ) 2 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 中一定含有 S O 4 2
C
向一定浓度的 N a 2 Si O 3 溶液中通入适量 C O 2 气体
出现白色沉淀
H 2 Si O 3 的酸性比 H 2 C O 3 的酸性强
D
向浓度均为 0.1mol·L - 1 NaCl 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 AgN O 3 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 s p (AgCl)> K s p (AgI)

短周期元素 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 倍, 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 个电子, 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 W X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元素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
B. 元素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Z 的弱
C. 化合物 YX Z X 2 W X 3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 y > r z > r w > r x

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 能与 FeC 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 能使酸性 KMn O 4 溶液褪色
C. 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 1 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NaOH 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