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农民向农业专家打听棉花价格行情,农业专家把国内外棉花供大于求的信息告诉了他们,下面是两位农民听后的反应和认识:
甲农民:农产品价格涨跌与其市场销售以及质量状况有直接关系,棉花收购价格下降是正常的。
乙农民:我不该投资上千元,一下子扩种了10亩棉花,总以为去年种棉花赚钱今年还能赚,明年干脆不种棉花,改种蔬菜得了。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述一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
(2)运用价值规律的相关内容对两位农民的认识进行评价。
(3)结合(2)中的结论,说明农民如何面对价格涨跌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经历了四个阶段:
持续增长阶段(1978年—1998年),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高速增长阶段(1989—1996年),储蓄存款余额平均每年增长达31.6%;减速增长阶段(1997年—2000年)储蓄存款余额增速开始下降;恢复性增长阶段(2001 年至今),储蓄存款增速重新加快,定期储蓄占比提高。
材料二:央行最近对城镇储户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居民储蓄多属“被动”。居民不敢花钱的原因很多,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居民对未来预期不乐观是一个大因素。此外,投资机会,特别是金融投资渠道的缺乏,也是中国储蓄额居高不下的另一重要原因。
(1) 结合材料一回答,我国居民储蓄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储蓄在国家建设中有何重要作用?(7分)
(2) 结合所学经济学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6分)
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是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
(1)为什么说“生财是根本”?生财的根本途径是什么?(8分)
(2)聚财为什么要有度?如何把握好这个度?(8分)
目前,我国有些商品大量积压,消费的拉动作用减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需求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主权意识、品牌意识增强了,而生产者的观念还停留在自己生产什么,消费者就得使用什么的阶段,供给的调整相当落后,也限制了生产的发展。
请运用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原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 我国当前的商品积压是否是由于消费基金安排过少造成的?为什么?(6分)
(2) 我国目前的商品积压现象,反映了积累和消费之间怎样的关系?(6分)
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举行。世界博览会是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它融合世界各国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文化,每一届世博会都让千百万民众大开眼界,并产生思想碰撞,迸发出新的火花,从而促使新一轮学习、竞争和进步。上海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主题,共同展望“城市”美好的未来。她将是一届探讨人类城市美好生活的盛会;她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她将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次精彩对话;她将成为全人类相互之间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大舞台。
请你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为“确保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提几点合理化建议。(10分)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10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这l0个“一号文件”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载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成为农村改革前进的灯塔,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结合材料,谈谈10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道理? (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