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 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下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 .7%
C. 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
D. 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30g
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铁、氧化铁、氯化铁 | B.冰、干冰、可燃冰 |
C.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 D.金刚石、铁矿石、石灰石 |
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和氧气 | B.甲烷和空气 |
C.氢气和液化石油气 |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已知化学反应 2A + B =" C" + D,7克的A与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克C,已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克A参加反应可生成D22克
B.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C.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
D.A、B、C、D 中 C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有一种气体只含碳元素和氧元素,且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5,则该气体是
A.一氧化碳 | B.二氧化碳 |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 D.无法确定 |
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的碳-14含量来推测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6 | B.质子数为6 |
C.电子数为6 |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