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的两种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且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
B.t1℃时,将m3g的N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至t2℃(不考虑溶剂的蒸发),N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C.从N的溶液中析出晶体只能采用蒸发结晶法 |
D.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M、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一定是N |
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储量约占2.53%,但是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0.1% |
B.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 |
C.可燃冰是乙醇水合物,外观像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 |
D.使燃料充分燃烧,既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又可以节约化石能源 |
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或现象 |
解释 |
A |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
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 改变 |
B |
一氧化碳使人中毒 |
一氧化碳分子有毒 |
C |
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颜色不同 |
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种类不同 |
D |
NaOH溶液能够导电 |
溶液中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
A.A B.B C.CD.D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Cu+H2SO4=CuSO4+H2↑置换反应 |
B.2KClO3![]() |
C.3Fe+2 O2![]() |
D.Fe2O3+6HCl═2 FeCl 3+3H2O复分解反应 |
实验室中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碳酸氢铵与硝酸铵 |
溶于水观察 |
闻气味 |
B |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
点燃闻气味 |
加热看是否熔化 |
C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闻气味 |
将气体通入水中 |
D |
氯化钠与蔗糖 |
品尝 |
溶于水,测溶液导电性 |
A.A B.B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