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实验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视野下,变暗、但细胞变大,数目减少 |
B.在紫色洋葱鳞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液泡由小变大但紫色变浅 |
C.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加入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充分 |
D.将班氏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摇匀后出现红黄色 |
某兴趣小组想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据此提出的以下结论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 |
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为负值 |
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量多,光合作用较强 |
B.该植物从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
C.FG阶段CO2浓度下降减慢,可能是由于植物的“午休”现象,此时植物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
D.H点临近傍晚,在将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
取某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结果如下: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植物呼吸作用酶在29℃的条件下活性更高
B.光照时,第一、二、三组植物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C.光照时,第三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光照时,第四组植物合成有机物总量为3mg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过程需要消耗CO2,且需多种酶参与和ATP供能 |
B.适宜条件下,③过程在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
C.过程③④⑤中,⑤过程产生的能量最多 |
D.①③④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
为探究叶绿体吸收光能后是否有氧气产生,某学者设计了以下实验:制作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同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用好氧性细菌起指示作用 |
B.临时装片应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 |
C.在光束照射到水绵之前,应该加三棱镜将混合光分解成连续光谱 |
D.水绵的带状叶绿体有利于设置对照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