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某绿色植物体内C3和C5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有人据图作出了如下分析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m表示C5,因为夜间叶绿体不能产生ATP和[H],C5因缺少ATP不能与CO2结合而积累 |
| B.在5时~9时之间,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温度,11时~15时最大限制因子是光和CO2 |
| C.16时~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植物气孔开放和ATP、[H]生成减少 |
| D.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植物呼吸作用增强,产生较多的CO2是16时~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2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内产生CO2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

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 A.ATP | B.乳酸 | C.三碳化合物 | D.CO2 |
“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
| B.都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
| C.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
| D.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
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多种酶和其他的蛋白质 |
| B.在间期,线粒体要为蛋白质的合成、DNA解旋等生理过程提供能量 |
|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通过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
| D.在末期,高尔基体参与子细胞的细胞壁的合成 |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错误的是()
| A.为使蔬菜保鲜,应当将蔬菜放入冰箱中-4℃储藏,这样能够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细胞内有机物的损耗 |
| B.农民对板结的土壤及时进行松土透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 |
| C.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适宜的通气、温度和pH等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酒精发酵 |
| D.选用“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既为伤口敷上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