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②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⑦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⑧根据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 A.只有①③ | B.③④⑤⑥ | C.①④⑤⑥ | D.全部正确 |
已知酸性:
>H2CO3>
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
转变为
的最佳方法是
|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 |
| 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NaHCO3溶液 |
| C.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2SO4 |
| 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 |
标准状况下,向100 mL 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 |
| B.氢硫酸的酸性比亚硫酸的酸性强 |
| C.b点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水的电离程度大 |
| D.a点对应溶液的导电性比d点强 |
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Y2和RY3,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5℃时0.0l mol/L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为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非金属性Y>R,则X、Y组成化合物的稳定性高于X、R组成的化合物 |
| B.在Z、Y形成的两种离子化台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分别均为1:2 |
|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Z>R>W>Y>X |
| D.Y、Z、W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
将0.20 mol NO和0.1 mol CO充入一个容积恒定为1L的密闭容中发生反应:2NO(g)+2CO(g)
N2(g)+2CO2(g)△H<0在不同条件下,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
| B.当向容器中再充入0.20 mol NO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增大 |
| C.第12 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为升高温度 |
| D.向该容器内充入He气,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
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25gCuSO4·5H2O溶于100 mL蒸馏水中,配制100mol l.0 mol/LCuSO4溶液 |
| B.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
| C.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
| D.用银氨溶液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