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在一定条件下,xA+yBzC,达到平衡,试填写下列空白:
(1)已知C是气体,且x+y=z,加压时平衡如果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向 方向移动。
(2)若B、C是气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A的用量,平衡不移动,则A的状态为 。
Ⅱ.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 Δ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玻璃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
(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 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 。
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2)前10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 。
(3)反应25min时,若只改变了某一个条件,使曲线发生如上图所示的变化,该条件可能是 (用文字表达);
(4)若要达到使NO2(g)的百分含量与d点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25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升高温度 D.加入一定量的N2O4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2Ni(OH)2-2e— + 2OH-=2 NiOOH + 2H2O |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负极移动 |
D.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
某同学想通过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探究SO2与Na2O2反应产物。
Ⅰ.装置D的作用。
Ⅱ.对C中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只有Na2SO3
假设2:只有Na2SO4
假设3:。
Ⅲ.(1)假设2成立的反应方程式为。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2mol.L-1HCl、1molL-1BaCl2、2mol
L-1HNO3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 |
|
步骤2: |
|
步骤3: |
锂被誉为“高能金属”。工业上用浓硫酸与β-锂辉矿(Li2Al2Si4O12和少量钙镁杂质)在250~300℃反应,生成Li2SO4、硅铝化合物以及MgSO4等,其工业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 Al3+、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5.2和12.4
(1)用氧化物形式表示Li2Al2Si4O12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X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第③步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简述流程中两次使用不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的目的?
。
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
(1)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作为能源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已知 ① 2 CH4 (g) + 3O2 (g) = 2 CO (g) + 4 H2O(l) △H1 = -1214.6 KJ/mol
② 2 CO (g) + O2(g) = 2 CO2 (g)△H2 = -566 kJ/mol
则反应CH4(g) + 2 O2 (g) = CO2 (g) + 2 H2O (l) 的△H =。
(2)若用石墨做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则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将不同量的CO (g) 和H2O (g) 分别通入到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 (g) + H2O (g) CO2 (g) + H2 (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
||
H2O |
CO |
CO2 |
CO |
|||
1 |
650 |
2 |
4 |
1.6 |
2.4 |
5 |
2 |
900 |
1 |
2 |
0.4 |
1.6 |
3 |
3 |
900 |
2 |
4 |
0.8 |
3.2 |
2 |
① 实验1中以υ(H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② 实验2中的平衡常数是(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③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
苄佐卡因是一种医用麻醉药品,学名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它以对硝基甲苯为主要起始原料经下列反应制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化合物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3)写出由A和B化合反应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填反应类型)
(4)苄佐卡因(D)的水解反应如下:
化合物H经聚合反应可制得高分子纤维,广泛用于通讯、导弹、宇航等领域。
请写出该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