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该温度下,某氯化钠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图,请你回答:
(1)该溶液的溶质是
(2)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克水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不变”)
以下是小瑛和小方设计的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小方的实验如图(1)所示,图(2)是小瑛的实验,在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小瑛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他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2)小方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是_____________
(3)请你就两位学生的操作过程、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性或其它方面作出比较性的评价_____
Ⅰ.用 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氖原子_____.(2)结构示意图为的粒子符号_____.
(3)三个铝离子_____.(4)所有锌原子的的总称 ___________.
Ⅱ.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几种,例如:铁是由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构成的。(填具体粒子名称)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①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 .
②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3)天然气可作为家用燃料是因为它具有_____性。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自已设计的装置(如图装置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
装置一装置二
(1)测量实验需要的具支试管的容积。
(2)在干燥的具支试管中装入铜粉,塞上橡皮塞。用瘪气球密封试管的支管口。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有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插入橡皮塞中,根据酒精灯高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
(4)停止加热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室中如何测量该具支试管的容积?
②在实验加热过程中,具支试管上的小气球作用是 ,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
③假设具支试管的容积为50ml,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20ml,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6ml,则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ml。由此可得实验结论
④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b、注射器中预先不留一定体积的气体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反应停止试管冷却后,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内。
⑤若将装置一改成装置二,装置二优点: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 ,其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图1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1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图2横线上的数字是 。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3个氯原子 ; 钠离子 。
(3)图1所示的两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元素。
(4)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核电荷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 ③电子层数 ④最外层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