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25~26题。有关图中从Ⅰ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多,乡村人口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Ⅲ到Ⅳ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 | B.交![]() |
C.劳动力 | D.市场 |
在下列各纬度中,一年之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67°N | B.21°S | C.50°N | D.89°S |
读图,回答1~2题。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所示不同的是
A.庐山 | B.喜马拉雅山 | C.华山 | D.泰山 |
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A.风力 | B.冰川 | C.流水 | D.植物 |
读左右两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1~2题。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 B.沙丘 | C.冲积扇 | D.沙丘 |
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 | B.风力沉积 | C.风力侵蚀 | D.流水沉积 |
在“黑子峰年”(黑子活动最多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 |
B.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
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
D.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