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25~26题。有关图中从Ⅰ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多,乡村人口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Ⅲ到Ⅳ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 | B.交![]() |
C.劳动力 | D.市场 |
下列何者是冲积扇的正确特征?
A.冲积扇上各处之海拔高度相同 |
B.扇端砂石颗粒较大 |
C.农业常发生在扇顶地区 |
D.扇端有可能出现涌泉带 |
若甲地位于北纬45度、东经118度,其所属的陆地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温带草原带 |
D.温带荒漠带 |
读某大陆示意图,回答
上面四幅图中季节不同于其他三图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我国某区域7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7月份均温可能为27℃ |
B.甲地7月份均温可能为29℃ |
C.图示地区气温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
D.图示地区气温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
乙河:①流量小 ②含沙量大 ③汛期长 ④无结冰期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 | B.③②①④ | C.④③①② | D.①③④② |
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A.8小时21分 | B.9小时9分 | C.10小时42分 | D.11小时2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