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195l~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2)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读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省中,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移出较多的省是______和______。
(2)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主要是
A.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 | B.压缩城市人口规模 |
C.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 | D.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 |
(4)改革开放后,ABCD四省中,民工输出最多的省是______,民工输入最多的省是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二 “媚尼风景区”略图。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填数码)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理由是什么?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
(4)C处的海拔高度为米以上。
(5)在图中D处拟建一水坝(如图:“//”),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6)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项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能帮忙计算吗?。(写出温度范围)
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读图表回答问题。
苏州、徐州1990年~2006年耕地年递减率变化(耕地年递减率为上年年底耕地面积减去当年年底耕地面积与上年年底耕地面积的比值的百分数)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1)填表比较苏州和徐州农业生产区位条件。
苏州 |
徐州 |
|
面积 |
8 848平方千米 |
11 258平方千米 |
地理位置 |
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以南 |
江苏省西北部,淮河以北 |
地形区 |
||
气候类型 |
||
农业地域类型 |
(2)读图比较1999年至2006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3)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比较两地"GDP"和"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4)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两地"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合理建议。
对苏州的建议:。
对徐州的建议:。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某年吉林和广东两省单位GDP能耗和电耗统计资料(单位GDP能耗=能耗总量/GDP,单位GDP电耗=全社会耗电总量/GDP)。
(1)据材料一可知,该种生产模式与单纯输出煤炭相比,主要优势有哪些?
(2)据材料二可知,吉林和广东的单位GDP电耗和单位GDP能耗的差别是什么?试说明产生差别的原因。
(3)在交通方面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有。
①发展地铁、轻轨②大力发展公交运输③鼓励私人购买小轿车④以天然气代替汽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城市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图示如下。
材料二房价与收入是紧密相关的。房价收入比既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可以用来评估一个地区居民购买住房的能力,包括这个地区居民购房的承受力。世界银行对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国际房价收入比的平均水平在6.4~8.4之间。
材料三如下表所示。
2001~2006年我国平均房价收入比
年份 |
人均住房面积 |
每户平均人口数 |
每户平均住房面积 |
每平方米住房价格 |
每户住房总价 |
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 |
每户家庭年总收入 |
房价收入比 |
m2/人 |
人/户 |
m2/户 |
元/m2 |
元/户 |
元/人 |
元/户 |
||
2001 |
20.8 |
3.1 |
64.5 |
2017.00 |
130056.16 |
6869.00 |
21293.90 |
6.11 |
2002 |
22.8 |
3.04 |
69.3 |
2092.00 |
14500.70 |
8177.00 |
24858.08 |
5.83 |
2003 |
23.7 |
3.01 |
71.3 |
2197.00 |
156727.39 |
9061.00 |
27273.00 |
5.75 |
2004 |
25 |
2.98 |
74.5 |
2608.00 |
194296.00 |
10129.00 |
30184.00 |
6.44 |
2005 |
26.1 |
2.96 |
77.3 |
2937.00 |
226901.00 |
11321.00 |
33509.00 |
6.77 |
2006 |
27.3 |
2.95 |
80.5 |
3119.00 |
251209.00 |
12719.00 |
37522.00 |
6.70 |
(1)读图可知,2006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约为
。
(2)试简述城市化水平对商品房销售的影响。
(3)名词解释:房价收入比。
(4)试简述房价收入比和房地产市场潜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