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龙岩市16).实验室新进一批浓硝酸,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该试剂的保存方法,开展相关探究。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打开盛装浓硝酸的试剂瓶,立即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据此可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_____(填一条物理性质)。为进一步证明浓硝酸具有该性质,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脱脂棉团因喷有稀氢氧化钠与酚酞混合液而呈红色)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少量浓硝酸置于试管中,采用强光照射或者稍加热,立即观察到溶液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据此现象可推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化学性质)。
(3)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可知,实验室应如何保存浓硝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
B.实验时红磷常常要过量 |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D.为了避免意外,在引燃红磷后应缓缓伸入集气瓶中 |
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
②甲同学可能塞子塞慢了
③乙同学使用的装置可能气密性较差
④乙同学可能没有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全部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④ |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A.甲、乙两装置实验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乙装置实验中胶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
C.乙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
D.甲装置实验中没夹紧弹簧夹,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
下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
C.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