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 = bd,则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A.b点2次,c点1次 | B.b点1次,c点1次 |
C.b点1次,c点2次 | D.b点2次,c点0次 |
如图是某细胞在合成某种蛋白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此过程可能是合成抗体的过程,其中b代表高尔基体 |
B.如果该过程合成的是消化酶,则其分泌过程消耗能量 |
C.如果该过程合成的是胰岛素,还需要核糖体、线粒体等具膜的细胞器参与 |
D.从图可看出,生物膜可相互转化,推测膜的组成成分是相似的 |
高中生物学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
B.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
C.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
D.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
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A.所取洋葱表皮细胞可能是死细胞 |
B.KNO3溶液浓度可能低于细胞液浓度 |
C.活细胞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 |
D.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
如图所示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
B.a过程属于被动运输,不能体现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C.③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
D.若图示为某细胞正常细胞膜,则排出CO2的方向是Ⅱ→Ⅰ |
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
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
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
D.细胞骨架: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