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黑暗和5 klx、10 klx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下图所示(横坐标为时间,单位:小时)。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该叶片( )
A.20℃时的呼吸速率是10℃时的4倍 |
B.在10℃、5 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3 mg |
C.在20℃、10 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 mg |
D.在5 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少 |
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
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左移 |
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
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 |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主要由特定的DNA序列与蛋白质构成。当端粒酶存在时,在染色体末端才能合成端粒的DNA,以保持端粒长度,从而保 持染色体结构稳定。端粒酶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端粒酶RNA.端粒酶相关蛋白和端粒酶逆转录酶。下图为细胞分裂时,在有、无端粒酶情况下 染色体结构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端粒酶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端粒DNA
B.无端粒酶时端粒逐渐缩短可能导致细胞分裂次数有限
C.端粒酶的存在使细胞能长久保持分裂能力且不发生癌变
D.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延长人类寿命
将某动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蛋白质(%)脂质(%)核酸(%)
细胞器A.6720微量
细胞器B.59400
细胞器C.61039
A.细胞器A是线粒体,其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细胞器B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其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C.细胞器C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羧基和氨基
D.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A和C
如图表示将去除细胞壁的成熟叶肉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所发生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状态到乙状态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
B.将乙状态的细胞置于清水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C.甲状态到乙状态,细胞的颜色逐渐加深 |
D.甲状态到乙状态仅反应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如图是某些物质穿膜运输的图解,下列分析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图中穿膜运输情况反映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
B.细胞之所以能吸收Cl-与载体蛋白有关 |
C.水分子的移动趋势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有关 |
D.若此细胞为人体细胞,则淀粉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胞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