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 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A.美国开始放弃对华封锁 |
B.台湾当局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
C.海峡两岸关系出现缓和 |
D.“一个中国”为台湾当局所认可 |
下表为1954年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在京中央委员阅看的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别 |
宪法 |
苏俄(联) |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
中华民国 |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
法国 |
1946年宪法 |
其它 |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A.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B.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C.民主政治建设趋于法制化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我们此次……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筹备成立新中国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
B.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新阶段 |
C.明确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D.提出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 |
下面是两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邮票。比较两套邮票的变化,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邮票设计者更加重视历史的客观性
②对抗战的认识视野更具国际范畴
③对于中国抗战胜利原因的视角发生了变化
④影响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党的路线方针调整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③④ |
“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摘自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据此推断该战事是()
A.正面战场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 B.日军既定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 |
C.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开始 | D.敌后战场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