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V71侵入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 |
| B.效应 T 细胞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EV71入侵的细胞 |
|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
| D.患儿感染EV71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 |
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己知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选择性地阻遏乙酰胆碱(神经递质的一种)的释放过程,这种毒素对兴奋传递的作用是
| A.使另一神经元产生兴奋 | B.使兴奋的传递中断 |
| C.使兴奋的传递加速 | D.使另一神经元产生抑制 |
下面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三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是
|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
| 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
| C.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
| D.促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状腺活动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各有特点,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 |
|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消耗能量,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不要消耗能量 |
| C.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 |
| D.递质可能存在于细胞内,也可能存在于细胞外 |
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
| 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
|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
|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
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 mmol/L和120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
|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
|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
|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