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
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能增加就业 |
B.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
2010年某市居民刘某家庭总收入为40000元人民币,其中食品支出为15000元,日用品支出为3000元,衣物支出为4000元,交往支出为2000元,学习费用支出为2000元,娱乐消费支出为1000元,购买国债3000元,储蓄存款10000元。刘某家的恩格尔系数为
A.37.5% | B.50% | C.55.6% | D.40.5% |
用“拉面”技术学日语,用photoshop技能交换学拉小提琴,用杨氏太极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这是厦门理工学院校园里出现的五花八门的“技能交换”现象。如果从市场角度看这一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技能交换”属于商品流通 | B.“技能交换”属于商品交换 |
C.“技能交换”属于物物交换 | D.技能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A.按劳分配 | B.平均分配 |
C.按生产要素分配 | 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
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是()
A.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收的 |
B.税收由税务机关征收 |
C.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
D.税收的法律依据是税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