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测得某DNA片段结构如下图所示(①-⑥代表不同的分子或化学键),已知该片段控制合成的多肽链片段为“—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其密码子分别为:甲硫氨酸(AUG)、脯氨酸(CCU、CCC、CCA)、苏氨酸(ACU、ACC、ACA)、甘氨酸(GGU、GGA、GGG)、缬氨酸(GUU、 GUC、GUA、GUG)。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ATP中的“A”与上图中“A”表示的 (填“是”或“不是”)同一物质。
(2)转录时该DNA片段的模板链是 ,如果最右侧碱基对T/A被G/C替换,则
翻译后是否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说明理由 。
(3)将某精原细胞的所有核DNA分子用32P标记,则带有放射性的部位是图中的
(用序号表示)。经上述标记后的精原细胞在含31P的培养基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继续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最终产生的八个精子中,含32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
某植物种子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两种,由两对基因控制,现有两个绿色子叶的种子X、Y,种植后分别与纯合的黄色子叶植株进行杂交获得大量种子(F1),子叶全部为黄色,然后再进行如下实验:(相关基因用M、m和N、n表示)
I :X的F1全部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相交,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3:5
II:Y的F1全部自花传粉,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9: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I中,花粉成熟前需对母本做的人工操作有_。
(2)X的基因型为。
(3)纯合的绿色子叶个体的基因型有种;若让Y的F1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相交,其后代的性状及比例为。
(4)遗传学家在研究该植物减数分裂时,发现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仅研究两对染色体),大多数如图1所示,少数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十字形”图像。(注:图中每条染色体只表示了一条染色单体)
①图1所示细胞处于期,图2中发生的变异是。
②图1所示细胞能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研究发现,该植物配子中出现基因缺失时不能存活,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图2所示细胞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有种。
20世纪之前,生物学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法国学者沃泰默对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做了系列经典实验:①稀盐酸→上段小肠(十二指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射狗的静脉中→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胰腺分泌胰液。
请依据上述系列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
(2)比较①和②的实验,说明稀盐酸才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比较①和③实验,自变量为。三组实验中因变量是。根据实验结果,沃泰默固执地认为,胰腺分泌胰液仍属神经调节。
(3)另有两位科学家重复了沃泰默的实验,他们的假说是: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粘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到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他们设计了严谨的实验检验假说,实验过程是:小肠粘膜++沙砾研磨→制成提取液→→胰腺分泌胰液。后来他们将这种化学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
(10分) 在番茄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连续阴雨天气,光照弱,易导致温室大棚内的番茄减产。为此,农技人员研究了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番茄叶绿素a、b的含量和C3的最大消耗速率及有机物含量的影响,获得如下结果。请回答:
(1)实验表明,在弱光条件下,对于吸收光能有更大作用的叶绿素是,C3最大消耗速率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2)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密闭的温室中栽培的番茄,即使光照、温度及水肥条件均适宜,番茄的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3)下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生长的番茄幼苗叶绿体中某两种化合物([H]、ADP、C3或C5),T1--T3表示改变某一条件后两种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若T1时刻突然降低CO2浓度则物质A、B分别指的是,若T1时刻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物质A、B又分别指的是。
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桃树(2N=16)在某个侧芽的分化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枝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变异枝条(能开花结果),其它枝条正常。
(1)该植株所有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最多为条。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最多有个染色体组。
(2)桃树的高干基因(A)对矮干基因(a)是显性,植株开花数多基因(B)对开花数少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上。当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高干多花的花粉并授于高干少花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矮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高干基因(A)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①据题干信息推导出亲本高干少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②请在下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标出F1代矮干植株的基因组成。
③在做细胞学的检査之前,有人认为F1代出现矮干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高干基因(A)突变为矮干基因(a),导致F1代有矮干植株。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以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代矮干植株与亲本中的高干多花植株杂交,得到种子(F2代);
第二步:F2代植株自交,得到种子(F3代);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茎的高度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代植株的高干:矮干为______,说明花粉中高干基因(A)突变为矮干基因(a),没有发生第6号染色体载有高干基因(A)的区段缺失。
若F3代植株的高干:矮干为______说明花粉中第6号染色体载有高干基因(A)的区段缺失。
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湖泊中,鲢鱼与河蚌的关系是。
(2)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鲢鱼向上层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
(3)自2008年以来,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湖泊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填字母)。
(5)水蚤吃藻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则河蚌属于第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来源于第营养级。
(6)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1=D1+D2
B.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 (A2+B2+C2)
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D1
D.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