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植物种类 |
A |
B |
C |
非生物因素 |
A |
B |
C |
草 |
3 |
5 |
9 |
风速 |
低 |
高 |
高 |
蕨类植物 |
7 |
5 |
8 |
距地面1.5米的光强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15 |
4 |
2 |
土壤湿度(%) |
48 |
35 |
15 |
松树 |
0 |
2 |
0 |
土壤的有机物(%) |
6.5 |
3.8 |
205 |
落叶树 |
20 |
![]()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土壤氨量(mg·kg—1) |
9.4 |
4.5 |
2.3 |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____。
(2)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土壤中有机物的多少往往与土壤中动物种类的多少是分不开的,要调查植物群落土壤中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不能采用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
(5)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是某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基因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和a属于 基因,该植物的基因型为。
(2)将该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产生的植株叫。
(3)如果只考虑一对基因B和b,该植株与另一不同基因型的植株杂交后,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1︰1,那么另一植株的基因型应为 。
(4)如果该植株自花受粉,后代中有 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总数的 。
某一动物体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据图回答:
(1)甲细胞的名称是,丙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
(2)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3)乙细胞的染色体上共有个DNA分子。
(9分 每空1分)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2)(2)吞噬细胞能够摄取外来的大分子异物,该过程体现了⑤的__________________性。
(3)若B部分所示的细胞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具有的结构有[ ] _________、[ ] _________。
(4)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和[]_________。
(5)原核细胞与A部分所示细胞相比,其结构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B部分所示的细胞为叶肉细胞中,结构⑥中产生一个CO2分子进入同一个细胞内的⑩中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_层膜,写出⑩中所发生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酶在酶促反应中能催化特定的底物(酶进行催化反应的反应物)反应,与酶的活性中心有关。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时,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机理是因为,使底物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2)下列符合图示反应类型的有。
A.氨基酸a+氨基酸b→二肽+H2O |
B.麦牙糖+H2O→葡萄糖 |
C.CO2+H2O→(CH2O)+O2 |
D.H2O2→H2O+O2 |
(3)上图所示过程能说明酶具有的特点,为了验证酶的这一特点,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所示的三组实验。
A组 |
B组 |
所用酶制剂 |
所用试剂 |
|
甲 |
5mL麦芽糖溶液 |
5mL葡萄糖溶液 |
麦芽糖酶 |
斐林试剂 |
乙 |
5mL淀粉溶液 |
5mL蔗糖溶液 |
淀粉酶 |
斐林试剂 |
丙 |
5mL淀粉溶液 |
5mL蔗糖溶液 |
淀粉酶 |
碘液 |
①斐淋试剂分A液和B液,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②甲同学的实验设计能否得出结论?。原因是。
③预期乙同学得到的实验现象是:
A组,B组。
④辅导教师指出丙同学的实验设计可能得不到实验结果,原因是都不能与碘液发生颜色反应,不能说明两只试管中是否发生了催化反应,因此无法作出判断。
若仍然用碘液作试剂,丙同学的实验应该怎样进行改进?(所用实验材料和酶制剂在题目表格中选取)。
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期的细胞简图。
(2)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选用图。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期图中,其原因是。
(4)洋葱根尖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为12h。某同学在做此试验时,观察到五个视野.平均每个视野中细胞总数为50个,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的有40个,则分裂间期经历的时间大约为h。
(5)图B表示细胞分裂前期,最明显的变化
(6)在下面的坐标图中分别画出此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各时期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要求标记曲线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