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带电小球在空中从点a运动到点b,这一过程重力做功5 J,电场力做功2 J,克服空气阻力做功l J,由此可以判断小球从点a运动到点b的过程中,有关能量的变化是( )
A.重力势能减小5 J |
B.电势能增大2 J |
C.动能增大6 J |
D.机械能减小3 J |
如图所示,位于介质Ⅰ和Ⅱ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 ).
A.f1=2f2,v1=v2 | B.f1=f2,v1=0.5v2 |
C.f1=f2,v1=2v2 | D.f1=0.5f2,v1=v2 |
用手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
B.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 |
C.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多一次 |
D.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少一次 |
在介质中有一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一质点由平衡位置竖直向上运动,经0.1 s到达最大位移处,在这段时间内波传播了0.5 m,则这列波( ).
A.周期是0.2 s | B.波长是0.5 m |
C.波速是2 m/s | D.经1.6 s传播了8 m |
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和9 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 s开始振动,则( ).
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 |
B.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 |
C.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 |
D.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 |
下列对波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波速表示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
B.波速表示介质质点振动的快慢 |
C.波速表示介质质点迁移的快慢 |
D.波速跟波源振动的快慢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