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t1s末关闭发动机,t2s末静止,其v-t图如图。图中α<β,若汽车牵引力做功为W,平均功率为P,汽车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中克服摩擦力作功分别为W1和W2、平均功率分别为P1、P2,则
A.W= W1+ W2 | B.W1> W2 |
C.P= P1 | D.P1= P2 |
在物理学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 |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
D.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AB以v1="2" 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恒定),质量为M="1" kg的木块以v0="3" m/s水平向右的速度滑上传送带,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则从木块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产生的内能为
A.2J | B.4.5J |
C.10.5J | D.12.5J |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的P点,已知物体的质量为m=2.0 kg,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现用力F拉物体,使弹簧从处于自然状态的O点由静止开始向左移动10 cm,这时弹簧具有弹性势能Ep=1.0 J,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取g="10" m/s2,撤去外力F后物体会向右滑动,第一次回到O点时的速度为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向右滑动的距离可以达到12.5 cm |
B.物体向右滑动的距离一定小于12.5 cm |
C.物体向右滑动过程中速度等于![]() |
D.物体到达最右端时动能为零,系统机械能也为零 |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与物体A相连,右端与物体B相连. 开始时,A.B均在粗糙水平面上不动,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在物体B上作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物体A.B向右运动.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A.合外力对物体A所做的功等于物体A的动能增量
B.外力F做的功与摩擦力对物体B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B的动能增量
C.外力F做的功及摩擦力对物体A和B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A和B的动能增量及弹簧弹性势能增量之和
D.外力F做的功加上摩擦力对物体B做的功等于物体B的动能增量与弹簧弹性势能增量之和
构建和谐型.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就是很好的一例,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在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连通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现有某人骑车以500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
A.200J | B.250J |
C.300J | D.500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