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完成下面的题目有关实验以及数据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使沙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以减小实验误差 |
B.可以用天平测出小桶和砂的总质量m1及小车和砝码总质量m2;根据公式a=m1g/m2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
C.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描点法画图像,是为了减小误差 |
D.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a-1/M图像,是为了便于根据图线直观的作出判断 |
某学生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他所得到a-F关系可用图中哪根图线表示? (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某学生将实验装置如上图安装好,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但他的装置图中有两个明显的错误: ;
某实验小组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正确操作获得金属丝的直径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它们的读数值依次是 mm、 A、 V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在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测得细线上的拉力大小),力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1)该同学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__mm
(2)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_____
A.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B.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D.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3)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测量出滑块在A位置时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x,则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用d、t、x表示)
(4)为探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要作出它们的线性关系图象,处理数据时纵轴为F,横轴应为_________
A.t B.t2 C.D.
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λ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若用波长为λ(λ<λ0)的单色光做该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_____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
如图所示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
某同学利用以下器材测量电源电动势、内阻和定值电阻的阻值.
待测电源(电动势约3V,内阻约1Ω)
一个阻值未知的电阻
电压表两块(内阻很大,量程3V)
电流表(内阻约为5Ω,量程0.6A)
滑动变阻器A(0~30Ω,3A)
滑动变阻器B(0~200Ω,0.2A)
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用U1、U2、I分别表示电表V1、V2、A的读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不同位置时,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选填器材代号“A”或“B”);
⑵根据甲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乙图中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⑶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已经画出了U3-I(U3=U1-U2)图线,请你在图中画出U2-I图线;
⑷根据图线,求出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 Ω,定值电阻R0=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