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小球必须每次从斜槽上的(1)位置落下,是为了使小球离开斜槽末端的(2)不变,同时需要调节斜槽末端(3)。在坐标纸的平抛运动轨迹上任取一点,用刻度尺量出它的坐标x和y,则实验中的小球的初速度表达式为(4)

右图是某同学做平抛运动实验时,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5)V0=(用L、g表示),其值是(6)(取g=10m/s2)。

为了探究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请思考探究该实验的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为50Hz):
(1) 以下关于该试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___________。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是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2) 当我们分别用相同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应保持一致,我们把第1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
(3) 由于橡皮筋对小车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如图所示的是其中四次实验打出的部分纸带:

(4) 试根据第(2)、(3)项中的信息,完成并填写下表:

次数
1
2
3
4
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
W
2W
3W
4W
小车速度v(m∕s)
1.0
1.415

2.0
小车速度v2(m2∕s2)
1.0
2.0

4.0
次数
1
2
3
4
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
W
2W
3W
4W
小车速度v(m∕s)
1.0
1.415

2.0
小车速度v2(m2∕s2)
1.0
2.0

4.0

从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概括为两点:①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则这个实验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①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②条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E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5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表格如下:

L(m)
0.5
0.8
0.9
1.0
1.2
T(s)
1.42
1.79
1.90
2.00
2.20
T2(s2)
2.02
3.20
3.61
4.00
4.84


(1)以 T2为横坐标,L为纵坐标,做出L—T2图象 (2)根据图象求重力加速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