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长度,如图a所示,示数为 mm。
如图所示,R为电阻箱(0~99.9),置于阻值最大位置,Rx为未知电阻,(1)断开K2,闭合K1,逐次减小电阻箱的阻值,得到一组R、I值,并依据R、I值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
图线,(2)断开K2,闭合K1,当R调至某一位置时,理想电流表的示数I1=1.0A;保持电阻箱的位置不变,断开K1,闭合K2,此时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I2=0.8A,据以上数据可知( )
A.电源电动势为3.0V |
B.电源内阻为0.5![]() |
C.Rx的阻值为0.5![]() |
D.K1断开、K2接通时,随着R的减小,电源输出功率减小 |
如图6为实验室中验证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A.m1> m2r1> r2 B.m1> m2r1< r2
C.m1> m2r1=r2 D.m1< m2r1=r2
(2)为完成此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填下列对应的字母)
A.直尺 B.天平C.弹簧秤D.秒表
(3)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安装斜槽轨道时,应让斜槽末端点的切线保持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
A.入射球得到较大的速度
B.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心碰撞后,速度均为水平方向
C.入射球与被碰球碰撞时系统动能无损失
D.入射球与被碰球碰后飞出时抛出点相同
(4)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则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m1、m2及图中字母表示)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
如右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让质量m=1k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那么:(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1)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与重锤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锤的速度vB=________m/s;
(3)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_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__J;(g取9.8m/s2)
(4)通过计算,数值上△EP____△Ek(填“<”、“>”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9分)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装置如图1
(1)需要的测量仪器或工具有()
A.秒表 B.天平C.刻度尺
D.重锤线 E.打点计时器 F.圆规
(2)必须要求的条件是()
A.两小球碰撞时,球心必须在同一高度上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必须相等,且大小相同
D.入射球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3)某次实验中得出的落点情况如下图2所示,假设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入射小球质量m1和被碰小球质量m2之比为___________。
(4)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对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
A.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方向,碰撞后两小球的速度方向不是在同一直线上
B.倾斜部分轨道对入射小球的摩擦力作用
C.没有测量高度,算出具体的平抛时间m
D.测量长度的误差
在一次实验中,质量为M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
(1)纸带的 端与重物相连(填“左”或“右”)
。
(2)测出S1、S2、S3,则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3)从初速为零的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 ,此过程中物体的动能的增加量△Ek= 。
(4)根据某次实验的测量数据,通过计算得:△EP=0.490Mm2/s2, △Ek=0.481Mm2/s2,即△EP>△Ek。这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