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此之后还发射了“神舟八号”,并且完成与“天宫一号”对接试验。某同学得知上述消息后,画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假想图如图所示,A代表“天宫一号”,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由此假想图,可以判断( )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大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 |
B.“天宫一号”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周期 |
C.“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 |
D.“神舟八号”选择合适的时机加速可以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
如图所示,a、b是两个电荷量都为Q的正点电荷。O是它们连线的中点,P、P′是它们连线中垂线上的两个点。从P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子,质子将向P′运动。不计质子重力。则质子由P向P′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是( )
A.O点场强最大 |
B.质子一直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可能是先增大后减小 |
C.质子一直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一定是逐渐增大 |
D.质子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
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正对着水平放置,两板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连。当开关闭合时,一带电液滴恰好静止在两板间的M点。则( )
A.当开关闭合时,若减小两板间距,液滴仍静止 |
B.当开关闭合时,若增大两板间距,液滴将下降 |
C.开关再断开后,若增大两板间距,液滴将下降 |
D.开关再断开后,若减小两板间距,液滴仍静止 |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1/4光滑圆弧槽固定在小车上,有一小球静止在圆弧槽的最低点。小车和小球一起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能()
A.小于v2/2g | B.等于v2/2g | C.大于v2/2g | D.与小车的速度v无关 |
如图所示,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右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点电势高于c点,若不计重力,则( )
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
B.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不相同 |
C.N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
D.M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 |
冥王星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它的赤道直径为2344km、表面积为1700万平方千米、质量为1.29×1022kg、平均密度为1.1g/cm3、表面重力加速度为0.6m/s2、自转周期为6天9小时17分,逃逸速度为1.22km/s,假设其绕太阳的运动可看成圆周运动。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冥王星的自转周期比地球自转周期大 |
B.冥王星的公转线速度一定比地球的公转线速度大 |
C.冥王星上的物体至少应获得1.22km/s的速度才能成为它的卫星 |
D.可以估算出太阳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