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伏安法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中,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小,测量并记录多组路端电压和相应电流值,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与预想的实验结果不一致。由实验数据来分析,他所连接的电路可能是如图所示电路图中的 ( )
U/V |
0.60 |
0.70 |
0.80 |
0.90 |
1.00 |
1.10 |
I/A |
0.18 |
0.21 |
0.25 |
0.27 |
0.30 |
0.33 |
如图所示为点电荷a、b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为异种电荷 | B.a、b为同种电荷 |
C.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 D.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
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某一电场中的电场线的分布情况.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若不考虑其他力,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粒子是从A运动到B,则粒子带正电;若粒子是从B运动到A,则粒子带负电 |
B.不论粒子是从A运动到B,还是从B运动到A,粒子必带负电 |
C.若粒子是从B运动到A,则其加速度减小 |
D.若粒子是从B运动到A,则其速度减小 |
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有a,b两点,相距为d,已知a点的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ab连线成30°角, b点的场强方向与ab连线成120°角,如图所示,则点电荷Q的电性和b点的场强大小为
A.正电、E/3 | B.负电、E/3 | C.正电、3E | D.负电、3E |
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为20 V,b点的电势为24 V,d点的电势为4 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A.8 V | B.6 V | C.12 V | D.24 V |
如图所示,负电荷q在电场中由P向Q做加速运动,而且加速度越来越大,由此可以判定,它所在的电场是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