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2个电阻采用如图(a)方式接在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上,利用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研究R2上的电压与电流变化关系。当自上向下滑动R2上的滑片时,通过数据采集器将电压与电流信号输入计算机后,在屏幕上得到的U-I图像应为右图中的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0日晚上九点二十分,在太空飞行了九天的“嫦娥三号”飞船,再次成功变轨,从100km的环月圆轨道Ⅰ,降低到近月点15km、远月点100km的椭圆轨道Ⅱ,两轨道相交于点P,如图所示。关于“嫦娥三号”飞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大 |
B.在轨道Ⅰ上P点的向心加速度比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的向心加速度小 |
C.在轨道Ⅰ上的势能与动能之和比在轨道Ⅱ上的势能与动能之和大 |
D.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 |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光盘是存储信息的一种重要媒介。光盘上的信息通常是通过激光束来读取的。光盘截面示意如图所示,若入射的红、蓝混合激光束不是垂直投射到盘面上,则光线在通过透明介质层时会发生偏折而改变行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光束①是蓝光,光束②是红光 |
B.对同一小孔,①的衍射现象更明显 |
C.在透明介质层中光束①比光束②传播更快 |
D.若光束①、②从透明介质层以相同逐渐增大的入射角射向空气中,则②先发生全反射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牛顿、秒 |
B.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为E=mc2,对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不成立 |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
D.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 |
如图所示是通过街头变压器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输入电压是市区电网的电压,负载变化时输入电压不会有大的波动。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输送给用户,每条输电线总电阻用R0表示。当负载增加时,则
A.电压表V2的读数减小 |
B.电流表A1的读数减小 |
C.电流表A2的读数减小 |
D.电压表V1、V2的读数之差增大 |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是10︰1,原线圈输入交变电压(V),O是副线圈中心抽出的线头,R1=5 Ω,R2=15 Ω,则
A.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05 A |
B.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05 A |
C.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总的电功率为![]() |
D.开关S断开时,两电阻总的电功率为![]() |